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的《快遞電子運單》(GB/T 41833-2022)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GB/T 41832-2022)兩項國家標準于近日正式實施。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兩項國家標準的相關情況。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發展研究中心相關負責同志參加發布會。 據了解,《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基于2015年發布的《快遞電子運單》郵政行業標準制定,規范了快遞電子運單的類別、層數及規格尺寸; 明確了快遞電子運單上碼號區、目的地信息區、收件人信息區、寄件人信息區、內件信息區、簽收區等不同區域及信息內容要求,進一步優化區域劃分與布局等。 對于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設立專門章節,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內容。 其中包括禁止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推薦對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以及規范個人信息相關內容的讀取權限等。 《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國家標準提出了通用寄遞地址編碼的編碼原則、編碼規則和編碼維護要求。 標準中給出的通用寄遞地址編碼由國家(地區)碼、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碼、寄遞位置碼等基礎編碼,以及企業碼、物品屬性碼等擴展編碼兩大部分組成。 該標準的發布實施,首次實現全行業地址編碼體系的統一,將引導全行業的郵政企業、快遞企業使用統一的寄遞地址編碼,促進開放共享,加速郵政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上午8時,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300億件,比2019年達到300億件提前了99天,比2022年提前了18天。 數據顯示,當前快遞業日均攬收和投遞包裹量均超3億件,在方便消費、服務民生和拉動經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 據悉,今年以來,快遞進村換擋升級,不斷下沉服務網絡,讓越來越多的農特產品銷往全國。 同時快遞企業積極打造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訂單末端配送、區域性供應鏈服務、嵌入式電子商務等進廠模式,并投入重金提升運力。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