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為何愛奇藝的財政赤字卻逐漸加大?這里不得不說的就是愛奇藝高昂的內容成本。在做空報告中,一位從事內容收購的前愛奇藝的員工,稱非獨家授權每集價值 1000-5000 元,對于熱門節目來說,每集最高 2 萬元。而為了購買《獵毒人》《如果歲月可回頭》等影視作品的播映權,愛奇藝拿到的網絡播映權價格為 4.58 億元,而上海文廣拿到的電視臺播映權僅為 1.8 億元,愛奇藝付出的價碼整整高出 2.78 億元。晃唄產品頁面除此之外,二次元社區 B 站在該領域也一直深耕,B 站也一直被廣大媒體和用戶稱之為 " 最像中國版 YouTube" 的平臺,此時愛奇藝的入局中等視頻,沒有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今天,愛奇藝滿十歲了,但它顯然沒心情過生日。 半個月前,做空機構 Wolfpack 一份名為 " 中國版 Netflix?祝好運(The Netflix of China?Good Luckin)" 的做空報告給連年虧損的愛奇藝一記重擊。 從營收到 DAU 到用戶數,愛奇藝被輪番質疑,這個背靠百度、頂著 " 中國版 Netflix" 名頭,手握一把好牌的小巨頭,在 2018 年 3 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后,并沒有迎來高光時刻。 不斷加碼的內容成本、短視頻的沖擊、新業務試水不利 .... 在長視頻戰爭中,燒錢突圍的愛奇藝,非但沒有高歌猛進,反而在逐年虧損中,不斷消耗著資本市場的耐心。 虧損超過 100 億,愛奇藝怎么了 根據愛奇藝公布的 2019 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2019 財年,愛奇藝營收 290 億元,同比增長 16%,但是營收背面卻是凈虧損 103 億元的巨大缺口。相比于 2018 年的 91 億元,同比擴大 13.4%。 而反觀三大視頻公司另兩家競對(騰訊視頻、優酷視頻),虧損數字二者加起來不及其一,騰訊 2019 年財報顯示,視頻業務全年營運虧損減少至人民幣 30 億元以下。阿里 2020 財年三季度財報也稱,包括優酷、阿里影業等在內的阿里大文娛版塊經調整后的 EBITA 虧損為 32.98 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45%。
![]() 通過購買版權 + 自制內容的路線,愛奇藝打造出了自身獨有的護城河,這也是愛奇藝會員涌向平臺的重要因素。 財報顯示,2019 年愛奇藝第四季度會員服務收入為人民幣 39 億元(約合 5.546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1%,全年會員服務營收為 144 億元。2019 年 6 月,愛奇藝對外高調宣布付費會員破億,這也成為廣告之外,愛奇藝的主要收入增長點。 屋漏偏逢連夜雨,近些年在廣告業務上,隨著整個廣告市場的低迷,愛奇藝的廣告收入也沒有成為彌補虧損缺口的救命稻草,據財報數據顯示,從 2018 年 Q2 到 2019 年 Q4,愛奇藝廣告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 45%、-4%、9%、0.4%、-15.9%、-13.7%、-14.5%,極度不穩定,且處于下滑狀態。 一方面是不斷收緊的營收來源,另一方面卻是內容成本上的巨額投入,在內容投入上的大手筆,國內視頻網站,除了已經成為過去式的樂視,幾乎無它可以與愛奇藝匹敵。 根據公開的財報數據顯示,2015 年 ~2018 年,愛奇藝內容成本分別為 36.9 億、75.4 億、126.2 億和 211 億。三年間,營收增長 370%、內容成本增長 471%。2019 年,愛奇藝營業成本 303 億元,其中內容成本 222 億元,比 2018 年的 211 億元增加了 11 億元。這也意味著,愛奇藝花了 222 億元在版權和自制內容上。 基本是賺 9 賠 10 的節奏。
![]() 不斷上漲的內容成本成為愛奇藝的增長桎梏,在發展過程中,愛奇藝也在業務邊界上不斷拓展,流行的概念、熱門的風口,基本都有涉獵,但真正能夠在市場站住腳的基本屈指可數。 新業務也不能扭轉巨虧局面 愛奇藝業務邊界的拓展由來以久,在直播興盛時,2016 年愛奇藝也推出直播產品奇秀直播,但基本未取得成效。 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大火,愛奇藝也在該領域頻頻試水,自 2018 年起,愛奇藝相繼推出姜餅、吃鯨、納豆等短視頻產品,也未引發足夠的關注。 2019 年底,愛奇藝在短視頻領域再度出手,主打年輕潮流的短視頻 " 晃唄 " 悄然上線,上線之日,筆者也使用了該產品," 橫豎都給你好看 " 的開屏語直接闡述產品功能,可以通過翻轉屏幕實現視頻的橫豎轉換。 當時進行產品體驗時,筆者發現平臺入駐的非官方號寥寥無幾,可以旋轉的視頻內容與不可旋轉的混雜相間,目前此款產品也早已退出公眾視野。 ![]() 在開發獨立 APP 的同時,愛奇藝也沒放棄豎屏的嘗試。 2019 年 10 月,龔宇在愛奇藝秋季悅享會上表示," 豎屏內容會變成未來的一個主流方向,并且從草根型的內容主導變成專業型的內容主導一定是趨勢 "。 隨后,由辣目洋子主演,春風畫面承制的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上線愛奇藝。但是從內容觀看體驗以及沉浸感上,也有網友稱,在手機豎屏容器下創作的內容,在短期內很難從藝術或技術上達到 16:9 或 2.35:1 的電影感。而這更多是從資本或者廣告主層面做的一種嘗試。 除了內容領域的橫向、縱向拓展,在商業化層面,愛奇藝也不單局限于廣告 + 會員的模式。 從 2017 年愛奇藝也開始涉足金融,希望打造出 " 娛樂 + 消費 " 一體化的金融體驗,2018 年 6 月,愛奇藝聯合百信銀行推出 " 零錢 plus" 功能,為用戶提供活期利息、愛奇藝 VIP 會員權益等服務,由于在用戶調性上與愛奇藝娛樂屬性相斥,愛奇藝的流量并未能真正轉化為金融產品用戶。 2019 年底,愛奇藝又與中信百信銀行、新網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信貸服務平臺 " 小芽貸 ",根據官方介紹," 小芽貸 " 作為信貸服務平臺,負責提供大數據和技術支持,為用戶提供互聯網金融信息,為金融機構進行渠道導流。 然而現金貸業務的合規性以及政策層面監管趨嚴,使得愛奇藝并未真正實現流量的有效轉化。 進入 2020 年,愛奇藝又在電商領域試水,推出潮流彩妝獨立內容電商平臺斬顏,主打年輕人潮流彩妝,通過聚集 KOL,打造類似小紅書的內容社區,目前已經有超過 50 家品牌入駐商城,通過節目 IP 實現帶。 不難發現,在新業務的嘗試上,愛奇藝可謂不遺余力,但從目前來看,并未找到廣告和會員之外,真正能夠讓其立足的根本。 下一個增長極:成為中國的 "Youtube"? 在 2 月 28 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龔宇稱,公司正在研發和測試一款模式類似于 YouTube,名為 " 隨刻 " 的 APP。 龔宇表示," 隨刻 " 主要產生兩種內容,一種是 MCN 或個人生產的 PUGC 內容,可以用廣告費分賬和用戶付費的方式覆蓋內容成本;第二種是將愛奇藝的長視頻內容放在 " 隨刻 " 上進行分發,攤銷部分愛奇藝的內容成本,獲得更多貨幣化能力。 4 月 2 日," 愛奇藝隨刻版 "App 正式上線。 在龔宇的暢想藍圖中,中國版 Youtube 之所有遲遲沒有出現,要歸因于技術應用水平、文化等多個復雜因素。而目前,隨著 5G 的到來,他認為時機到了,"3G 時代崛起的是圖文類的微博,4G 時代崛起的是抖音類的小視頻,而 5G 時代,中等時長的短視頻會流行開來。" 然而,在中等時長的短視頻領域,抖音、快手均已有所布局,2019 年 3 月,抖音為知識類內容創作者開放 5 分鐘長視頻權限,快手隨后也針對部分用戶開放上傳 10 分鐘視頻內容的權限。 可以說,龔宇的判斷早已不新鮮。
![]() 而自成立以來,愛奇藝就一直標榜自己是中國版奈飛,但從目前來看,這個夢基本可以宣告破碎。已經是流媒體巨頭的 Netflix 早已探索出一套成熟且良性的商業模式,會員數量也早已不是愛奇藝所能企及,因此,在 Netflix 的故事之外,愛奇藝又講述了一個 " 中國版 Youtube" 的故事。 只不過這個故事能夠講多久,還是未知數。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