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史上最牛電商,陷造假風波,股價閃崩! ![]() 史上最牛電商,毛利率90%,凈利率超過50%,南極電商(10.370, 0.00, 0.00%)的業績秒殺其他電商巨頭! 業績漂亮得不真實,也就頻繁迎來造假質疑! 最近,南極電商遇到事了,開年后,股價連續兩日跌停,今天再度大跌近7%,三個月內,股價已經腰斬! 隨著股價的持續大跌,尤其是在開年三個交易的暴跌,造假風波又起來了! 1、南極電商的業績真實性存疑! 南極電商前身是南極人,成立于1998年,總部位于上海,2015年借殼上市。從2012年開始,南極人已經不僅僅是一家保暖內衣品牌,而是取消生產和銷售端的自營環節,做起了品牌授權生意,被稱為“吊牌之王”。 自2015年以來,南極電商的股價持續上漲,5年間,股價漲幅超10倍!2015年到2019年,公司的營收和凈利潤也都有10倍增長!初看之下,這是業績驅動的股價上漲,并沒有多少泡沫哈! 怪就怪在,業績是否真實?如果業績不真實,這次的股價腰斬,就是正常反應了! 其實,在南極電商的審計部負責人鄔嘉峰5月辭職后,公司的財務數據已經出現變差的跡象了,應收賬款的大幅增長,經營現金流的明顯變差! 這次的財務造假風波中,傳的最多的是,2019年5月興業證券(9.120, 0.43, 4.95%)發布的一篇研報,其中提到XX電商有六個疑點,分別是:凈利潤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無明顯的競爭對手、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賬款)、經營規模翻倍增長的同時員工數量下降、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當時,外界認為,“XX電商”指的是南極電商。 確實,南極電商的應收賬款金額有點大!2020年9月末,公司應收賬款12.46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7.66%,占比總資產21.17%! 同時,公司的廣告費用過少,也是有疑點!應收賬款和廣告費用,都是從一個側面來印證南極電商的業績真實性問題! 南極電商的收入真實性疑點重重,比如,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影子客戶等等。 2、廣告投入過少,品牌卻能不斷升值? 一個消費類的品牌,尤其是被稱為“吊牌之王”,靠品牌授權做生意的南極電商,提升和維護品牌的廣告投入應該很高,需要保持一定的曝光度! 但是,南極電商的廣告投入非常少! 2019年,廣告投入3676萬,占比品牌授權收入3%;2018年,廣告投入6481萬,占比品牌授權費收入7%;2017年和2016年,銷售費用分別為3100萬和2202萬,剔除掉銷售人員薪酬和開支,廣告投入不足一千萬,占比品牌授權收入不足1%。 一般來說,知名的消費類品牌,廣告投入占比營收在20%左右,主營品牌授權的公司,廣告占比更要高! 南極電商的廣告投入極低,品牌曝光度明顯不足,但是,公司的品牌授權收入持續大幅增長。 這就有違常識了,南極電商的品牌不需要多少曝光度,卻能不斷升值!這里,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南極電商的品牌授權收入的真實性問題! 3、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 2015年,南極電商借殼新民科技時,披露了2012年到2014年的前五大供應商和客戶,出現了供應商和客戶的高度重疊! 2012年,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有四家重疊;2013年,有3家重疊;2014年,有2家重疊;2015年依舊出現一家重疊。 大客戶和大供應商是同一家公司,這就涉及左右手互倒了! 另外,一份民事判決書意外透露了南極電商資金體外循環的運作模式! 南極電商孫公司“諸暨一站通”在為對方原告發貨近58萬之余,還多打了40萬給對方,“諸暨一站通”辯稱,這40萬不是貨款,而是借給對方周轉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借錢給上游資金周轉,而且,這40萬是從諸暨一站通總經理許偉濤個人賬戶走賬的。 什么意思呢?私人走賬給客戶,客戶打款給上市公司? 而許偉濤曾是南極電商2017年前五大客戶浙江晚秋的法定代表人,同時還是公司供應商浙江聚仁的大股東。 同時,南極電商的客戶里面,還多次出現高管任職、高管親戚控制等種種關聯現象。 還有一點,近年來,南極電商的前五大客戶變化太大。每年的前五大經銷商基本都是新面孔,還有更蹊蹺的是,有不少大客戶在經營形勢大好的背景下,突然注銷�?蛻舻恼鎸嵭砸彩谴嬉�! 臺面上的財務報表業績,節節高升;臺面下的收入真實性,暗流涌動!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