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尼 “青少年一旦吸上電子煙就容易成癮,下一步就是轉向卷煙。”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何琳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道出擔憂。今年的全國兩會,她提出關于“保護青少年遠離電子煙,加快行業規范出臺”的建議。 圖為北京一地下停車場張貼的禁煙公告。 ![]() 根據2018年中國成人煙草調查結果,15-24歲年齡組人群電子煙使用率為1.5%。獲得電子煙最主要的途徑是互聯網。 對于電子煙銷售的監管,國家層面早有行動。2018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煙草專賣局就曾發布《關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2019年,上述兩部門又聯合發文敦促電商平臺將電子煙產品及時下架。 今年6月1日即將施行的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也提出“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煙、酒、彩票銷售網點。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彩票或者兌付彩票獎金。”這其中,涵蓋了電子煙。 “雖然官方下發文件禁止網上銷售電子煙,但線下管控卻不理想。如,某市小學附近文具店向學生兜售電子煙、電子煙化身“霧化能量棒”線上出售等問題接連被曝出。 電子煙成癮問題是何琳關注的重點,“國內電子煙沒有行業規范,一是尼古丁的含量,這是一個成癮性的物質,二是其他添加的香味物質對健康是否有害也不可知。” 何琳說,一些電子煙對外宣稱尼古丁含量很低,但是實際檢測結果卻不是這樣,對青少年危害很大。另外,電子煙是一個電子傳輸系統,一些電子元件含有什么物質現在也不明確,國外就曾有電子煙爆炸的惡性事件發生,因此,行業規范亟待建立。 “如何讓青少年遠離電子煙”不僅是何琳一人關注的問題。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孫承業也建議,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包括電子煙,加快電子煙行業規范出臺,讓管理有法可依,并且要制定電子煙生產、銷售等綜合管理辦法。 孫承業認為,電子煙是一種不同于傳統卷煙的產品,如果照搬卷煙管理的模式,也不利于電子煙的管理。 在何琳看來,法律法規出臺后,如何落實是關鍵。接下來各省份可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出臺相應可落地措施,包括如何界定“學校周邊”的具體范圍、市場監管部門如何加大懲罰力度等,讓法律法規有“牙齒”。 “我們常說,要讓青少年拒吸第一口煙,同樣,電子煙也應該拒絕。”何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