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大力實施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積極探索“互聯網+農村”模式,完善“縣、鄉鎮、村”農村電商應用服務體系,推動農村電商發展駛入“快車道”。 2020年,全縣注冊電子商務類企業138家,網絡零售額5億元(估算),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3億元,電子商務普及應用率80%以上(估算),培育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電子商務示范企業2家。 ![]() 落實“兩個到位”,保障創建工作 東源縣把“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創建工作”納入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做到兩個落實到位:一是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縣電商辦,抽調及聘請6名工作人員,充實工作力量。二是保障措施到位。出臺《東源縣創建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工作實施方案》、資金管理辦法、國有資產管理辦法、電商中心和倉儲中心管理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加快推進電商事業發展。同時,聘請了國家級電商驗收組專家顧問、財務專家顧問和監理公司,共同指導項目做好頂層設計,規范推動項目建設。 加快設施建設,完善電商體系 作為推動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一步,服務體系建設直接影響著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的“流暢”度。東源縣以建設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為契機,統籌郵政、銘志農業、農吉鑫、陽光綠源等電商企業資源,積極建設縣、鄉鎮、村三級電商服務網絡,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鄉鎮和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30余個,為企業和個人開展電子商務提供政策咨詢、網購網銷、人才培訓等全方位服務。同時,建成縣級物流配送中心1個,采用廣覆蓋、多品種、低價格、規范化等創新農村物流配送模式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目前,全縣開通了3條物流線路。 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服務水平 隨著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的深入開展,縣內各級各部門紛紛結合自身實際,助力農村電商發展。一是充分發揮供銷社的職能作用,構建現代流通體系。充分利用供銷社的人才、網絡、設施等優勢,在縣電商中心加掛縣供銷社電商服務區牌子,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對接,引導農民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整合交通部門資源,利用公交車線、交通崗亭等共同開展三級物流體系建設。二是多部門聯合,開展特色宣傳活動。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要求,2021年春節,由縣工商信局聯合中國郵政東源分公司等單位,以“防疫情、保供應、促消費”為目標,開展形式多樣的網上年貨節活動,9家電商平臺聯動,20家企業共同參與,保障“春節不打烊”;結合雙江鎮西瓜成熟時節,開展電商西瓜節直播活動,切實拓寬東源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提升市場占有率。同時,由縣工商信、工會、扶貧等部門聯合倡議,號召全縣上下共同支持電商發展。 ![]() 打造工作亮點,增強帶動能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讓當地農特產品更具知名度,全面打開消費局面,東源縣加強對農產品的宣傳推介,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借助大型電商平臺,挖掘線上銷售潛力。一是開設網絡銷售平臺。與電商中心進駐企業密切合作,開設京東平臺中國特產·東源館、東源農特產館微信小程序、拼多多、淘寶,進駐全國消費扶貧廣東館,發布電商新聞及特色農產品信息,促進縣域電商快速發展。二是舉辦消費月、直播帶貨活動。2020年,通過淘寶網、微信小程序、抖音、拼多多等平臺開展電商直播帶貨活動,并邀請縣委書記、縣長為東源縣特色農產品、扶貧產品代言。通過各個直播平臺,向廣大網友推介了霸王花米排粉、板栗、茶葉、藍莓等多種產品,直播期間共有50萬人次在線觀看,點贊量達30萬次,交易10萬余單,銷售額達100萬元。其中,書記縣長直播帶貨期間實現交易額50多萬元。三是打造電商直播展示村。充分利用康禾仙坑村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的名氣效應,在該村設立全縣農產品直播、展示廳,線上線下聯動,讓農產品“起飛”有市場。鼓勵企業、合作社、農戶采取直播等方式展示銷售當地農特產品;積極協調縣域內、市內大型超市開展產銷對接,通過設立消費扶貧專區,拓寬縣域產品銷售渠道。 ![]() 未來,東源縣還將繼續深化探索電子商務的商業新模式,助推農產品上行,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幫助本地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圖文:東源電商)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