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工信部、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 制圖:張丹峰 連接設備數量超過7600萬臺套,服務企業逾160萬家 工業互聯網 賦能千百行(大數據觀察·數說新跨越) 本報記者 韓 鑫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如何?從發展起步期進入快速成長期,未來工業互聯網發展方向是什么?對此,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及企業。 超20% 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年均增速 單點應用向綜合集成延伸 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德普特電子有限公司的無塵車間內,數條屏幕模組生產線上,機器人正快速精準地將傳送帶上的一片片屏幕面板運送到機床加工位,經過組裝、檢測、包裝完工下線。 設備運轉有序、流程有條不紊的背后是數字化管控平臺在發揮作用。“基于華為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對設備數據的采集上傳、互聯互通和數據挖掘,不僅大幅提升了管理的精細度,還使人力成本下降25%左右。”公司首席財務官陳誠說。 20公里之外,同在松山湖的正業科技也在享受著工業互聯網帶來的發展紅利。“在售后技術服務方面,過去80%以上的訂單需要工程師現場確認,維修耗時長,每年還需花費數百萬元。”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有了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撐,通過將物聯網系統與供應鏈管理系統結合,可實現遠程檢測和在線診斷,在降低售后成本的同時,服務能力也得到提升。 “在自身智能化轉型后,借助行業積淀及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智能化支撐,企業將進一步轉型為智能制造綜合服務商。”在華為高級副總裁張順茂看來,把這套系統輸出給供應鏈企業,有助于推動上下游企業共同降本增效。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呈現出由點到面、融合應用快速發展壯大的特點。”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說,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已從龍頭企業內部拓展到產業鏈上下游,正在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格局。目前,我國具備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超過100個,連接設備數量超過7600萬臺套,工業機理模型數量達58.8萬個,服務企業超160萬家。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和參與主體快速壯大,工業數字化裝備、工業互聯自動化、安全與工業軟件等核心產業規模年均增速超20%。 從行業看,應用范圍已從個別行業向鋼鐵、機械、電力、交通、能源等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加速滲透,有力支撐一二三產業融通發展;從環節看,工業互聯網從研產供銷服各環節單點應用,向全環節全流程綜合集成應用和多領域系統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