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4億元,支撐這個魔幻數據得以實現的,是每一個奔跑在街巷的快遞小哥。 11月12日凌晨剛至,年度消費盛宴落下帷幕,2019年淘寶雙11總成交額定格在“2684億”。這直接促成物流總訂單數12.92億與8小時發貨破億的新紀錄。 好消息不止一個。11月12日下午,中通快遞年業務量突破100億件。中國整個快遞行業在2014年才正式進入“百億時代”,5年后,中通快遞成為首個邁入“百億”單量的公司,無論是對快遞市場還是整個行業,都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放眼至整個快遞行業,雙11充滿著增長的色彩。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到的數據,11月11日全天,各郵政、快遞公司共處理5.35億快件。這一數字是二季度以來日常處理量的3倍,同比增長近3成(28.6%)。 全民購物節成為快遞業屢創新高的推手,而其本身的槽點如“提前好多天付押金鎖商品”“11號當天只能買不能退”“明明沒發貨,退貨卻要等快遞送來再寄回去”,在一定程度上犧牲用戶選擇自由的商業規則設置,最終的好處卻落到了快遞行業。 雙11每秒數十萬的交易額背后,是快遞作為網購的基礎設施發揮出的作用,而在這一年更比一年高的數據下,是不可忽視的雙11增速“拐點”。加上快遞“百億時代”的到來,同質、低廉快遞服務的代表們,是時候走出低價拼量的惡性競爭,去想一些新的玩法了。 雙11“成績單” 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的“雙11”旺季高峰期將從11月11日持續至11月18日,在這一高峰期間,全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達到28億件。 目前部分快遞公司給出了雙11一整日訂單的大概數據: 中國郵政訂單量超過1億件,快遞收寄量達6668萬件,同比增長91.5%; 中通快遞至11日23:31,快遞訂單量突破2億; 圓通速遞雙11訂單量比2018年提早4小時8分破億; 德邦至11日18:42,大件快遞單產品收入破億; 順豐11日全網收件量環比平日增長145.6%,雙11首日派送率超六成。 除去按收入計算的德邦,僅中國郵政、中通、圓通三家的雙11當日訂單總量超過5億,占國家郵政預期的18%。加上申通、韻達、百世、順豐等未公布具體數據快遞公司的單量,超過預期不是問題。 對整個快遞行業來說,發揮作為消費者和商家的連接橋梁作用并不容易。 為了應對可預期的龐大需求,雙11前夕,各家快遞公司普遍都在補充自身硬件。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雙11前,全行業臨時聘用近40萬人和12萬輛汽車,新增360多萬平方米處理場地和3000多套自動、半自動分揀設備。 技術上,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的量產和規模化應用也在今年雙11得以實現。全國建成200多個智能化分撥中心,順豐、京東、菜鳥、蘇寧等在全國建立多個無人倉。大批倉儲機器人、配送機器人的應用,可以直接作用于自動識別暴力分揀行為。 除城市地區,全國累計建設的8.2萬個末端公共服務站,38萬多組智能快件箱,以及5.9萬個農村快遞公共取送點的設立,對快遞末端服務的全面覆蓋形成有效補充。 此外,今年雙11,快遞的寄、發劃分也和往年一樣出現明顯的區域化。日寄發快件量排名前五的城市是:廣州、金華(義烏)、上海、深圳、杭州。日投遞快件量排名前五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合的城市占了3/5。 雙11行至第十一年,能夠稱得上“新”的點已經很難找到。但借由新的造勢模式——直播帶貨,快遞紙箱回收竟然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曝光度。 11月12日,#李佳琦呼吁網友退出直播間#沖入微博熱搜榜,并在榜單的Top20內掛了一整天。 “大家退出佳琦直播間,去搜索綠色雙11,然后再回來一下,我們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好不好……”李佳琦在凌晨的直播中突然呼吁觀看者退出直播間,參加雙11快遞紙箱回收行動。 因帶貨而成名的他,將快遞紙箱定點投放到驛站和網點的行為稱之為“有意義的事情”,并鼓勵觀眾立即行動。快遞紙箱回收已成為雙11過后的固定話題,這種傳播方式沒有以往紙箱垃圾的驚人數字帶來的震驚感強,但借助直播傳遞出的個人感染力,比干巴巴的數字更能給人行動的勇氣。 從這個層面來講,直播給快遞行業的可持續增長帶來了不小的驚喜。 漲也不是降也不是 回歸快遞業務本身,增長的數字背后,快遞的行業狀況更值得探討。 一方面,雙11快遞漲價成為常態;另一方面,快遞公司為搶客戶打起價格戰,快遞價格下降也成為不爭的事實。 快遞費到底是漲了還是降了,對于參與促銷的消費者來說,感知并不明顯。就拿筆者在某平臺買的洗發水來說,因單價未滿限定消費額度,平臺收取10元快遞費。這一價格與平日無異,因此感受不到漲價或降價的存在。其他平臺大多以包郵為主,費用變動更難被察覺。 而商家則大不相同。每天單量數萬的中小商戶是快遞漲價的直接承受者,對他們來說,快遞漲一塊錢,就意味著每天的運費成本增加好幾萬,利潤空間大的供應商還可承受,靠走量賺錢的商家則不得不重新選擇配送公司。 今年10月開始,中通、圓通等快遞公司陸續宣布11月11日起上調快遞費用。按照往年慣例,漲價將從國家郵政局認定的高峰期下延一周左右。但這波慣常操作在今年有了異動。 11月6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召開快遞行業涉嫌壟斷行為告誡會,將部分快遞公司“協同漲價、限定交易”等行為定義為“涉嫌壟斷的違法行為”,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等無一例外都被點名。 根據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受理的79起投訴舉報,涉嫌壟斷的行為具體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今年9月份以來,圓通、中通、申通、百世快遞、韻達等快遞公司先后進行較大幅度提價,由原來的首重2.6元/公斤上漲至4元/公斤,續重由1~2元/公斤上漲至4元/公斤,同時對漲價前已經簽訂合同的商家單方毀約; 二是一些快遞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拒絕交易,商戶投訴,因快遞費上漲,一些商戶想更換合作方,但其他快遞公司均不收貨,無正當理由拒絕交易,商戶只能被動接受原合作快遞公司漲價。 降價容易漲價難。爭奪市場時不計成本地降價,價格戰過后回歸理性想漲價,價格戰的弊端在不斷顯現,當低價成為爭奪市場的唯一制勝法寶時,隨價格而變化的用戶預期由誰來實現成為問題。 2019年上半年,快遞業票均收入為12.2元,同比下降1.6%。通達系公司,下降幅度更是夸張:中通快遞單件收入為1.63元,單價同比下降11.3%,申通快遞單件收入為2.85元,同比下降8.36%;圓通快遞單件收入3.02元,同比下降10.89%。 國家郵政局11月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快遞平均單價還在繼續下降。前三季度,快遞業平均單價為12.0元,比上半年下降了0.2元。 但始終高于行業均單價的“異類”也有。2019年上半年順豐票均單價為23.62元,同比增加4.10%。至9月,順豐快遞單票收入降至21.77元,同比下降了11.32%,但仍牢牢守著行業的價格上限。 在三通一達為同質、低廉服務打價格戰時,順豐從高價高質服務向低價、同城等單價相對較低的服務延伸。兩種不同經營模式下的策略,為快遞行業提供了更多的玩法演示:與其在電商市場份額幾乎固化的流量里廝殺,不如去開拓更多的場景。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