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調研發布的《 2020 新媒體運營從業報告》顯示,有42.2%覺得公司運營模式有問題,51.1%的人認為人員資金渠道不夠等。也就是說,公司本身存在的問題導致了運營效果差�! � ![]() 領導需要理解: 1、產品好和獲得流量沒有直接關系。 2、領導迫切的希望在公眾號上推廣產品,大多數是因為以為產品就是內容,而公眾號各項數據帶來的回報低于運營成本。 運營需要理解: 1、自家的商業模式是什么? 2、資源跟不上,沒有運營優勢,就學會單點突破。 下面將針對企業類型的公眾號講解幾點,企業公眾號定位、營造產品場景、建立價值觀和學會單點突破。 1、企業類公眾號定位 整個微信公眾號大軍有兩個陣營,營銷號和原創號,這也是兩種相反的發展趨勢,內容形態和變現方式也截然不同。 營銷號羨慕原創號的優質內容,原創號羨慕營銷號的龐大流量。大多數時候,原創號(尤其是自媒體)是看不起營銷號運營者的。 我接觸過一家營銷號公司,旗下有上百個公眾號,單個號有幾十萬粉絲。推廣產品給粉絲,粉絲壓根不買單,所以除了接廣告賺甲方的錢,找不到其他好的盈利方式了。 很多運營認為,營銷號的粉絲質量比原創號低,所以粉絲不買單,實際上并不是這樣。 譬如張三有投資傾向,會關注理財類的公眾號;張三愛看書籍,也關注文化類的公眾號。 但兩者不沖突。 假設張三的價值恒定為 10 元,對于理財類的號平均價值遠高于 10 元,對于文化類的號平均價值可能低于 10 元。 所以問題還是出在了公眾號上,也就是找到了市場,卻沒找準定位。美國營銷屆有一本很出名的書《定位》,里面談到了一點叫做心智。 定位不是從自身優勢開始的,而是從顧客的心智開始。第一個奢侈的咖啡品牌連鎖店是星巴克,第一家奢侈水是依云,第一個昂貴的轎車品牌是奔馳。 用戶每天會產生不同的需求,或要完成不同的任務。比如在家里看電視時,突然想喝點什么或吃點什么;在節假日到來前,考慮旅行;逛商場時,想買點什么。這些都是用戶在某段時間想要完成的任務。 意味著這些產品只需要在某個時間段打擾用戶就行,其余時間靜靜待著。所謂的為用戶創建一個消費場景,就是這個道理。 2、創造場景 看看下面這兩個公眾號怎樣創造場景的: 案例一:凱叔講故事 這是兒童領域里的大號“凱叔講故事”,初期推送育兒相關故事、文章,獲取家長粉絲。后期開始營造消費性質的場景,推出兒童相關的產品,引導用戶下單,而不是一開始就推廣產品。 ![]() 案例二:布拉旅行《百萬粉絲遭永久封號,創始人被逮捕,布拉旅行詐騙1. 8 億元始末》 輕奢旅游領域的帳號“布拉旅行”,初期推送精致小眾的旅行攻略,酒店展示等,獲取愛好旅游的粉絲,后期推出輕奢型的旅游產品,而不是一開始就賣旅游+酒店套餐。 ![]() 在公眾號與用戶的關系里,需要先定位,再創造場景,接著創造和粉絲之間的關系,最后產生交易。 ![]() 微信公眾號只面向兩種人,C端和B端。不管是哪端,通常只會出現一種情況,關系產生交易,交易產生利潤。 先獲取粉絲,再從粉絲身上賺錢。交易產生關系,通常只會出現在創新型的公眾號上,這種產品不值得粉絲傳播。反之,用戶粉絲不會傳播。 3、企業公眾號不要頻繁發廣告 首先有三個核心點: 1、先做內容,再做流量,最后推廣告 2、不要把廣告當作內容, 不用頻繁推送廣告獲得粉絲 3、不能為了推廣而做公眾號,那只會變成公眾號上全是廣告,而是公眾號里低頻率植入廣告。 小企業運營公眾號最大的問題是: 公眾號推送廣告想盈利,沒有流量卻不能盈利。但是問題在于,微信是閉環的,公眾號沒有流量,而且官方也沒有很多措施為公眾號引流,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舉個例子:例如萬達廣場本身是沒有人流量的,它依靠各個類型的商家吸引了周邊的人流量。商場自己是不售賣商品的,而是讓商家入駐,收取商家的租金從而盈利。自己建造的萬達影城,成為自營項目謀取利益。 企業公眾號相當于萬達商場,商家店內的商品相當于內容,通過內容獲取流量,再推出商業項目謀取利益。 4、信任感和單點突破 營銷號的特點在于聚合信息,原創號的特點在于塑造觀點。 觀點可以決定用戶凝聚力,凝聚力可以決定了用戶和帳號的關系,用戶關系與產品決定了價值與溢出價值、 營銷號轉型電商幾乎不可能,是因為缺乏信任背書。而觀點是精神層面的,實際運營過程中,叫做建立信任感,這也是企業公眾號需要做到的一點。 我以前做教育類公眾號,曾經長時間做一件事,每天會從數百個同類型公眾號中,挑選全國最優質的七篇教育文章,在自家的公眾號上推送。這也就是單點突破,在一個領域內做到最好。 商業變現是運營的最終目的,但很多企業公眾號無法做到,不是因為粉絲少。而是因為無法理解用戶需求和生產內容的意義,那么產品就為這兩個環節構建了變現的橋梁。 企業類型公眾號首先需要完成定位,理解運營目的,掌握獲得流量的方法,把企業公眾號當作自媒體去做。 理論上,企業類型公眾號和自媒體比,更容易商業變現,因為本身已經具有產品/項目,只需要思考怎么將產品提供給粉絲就行。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