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科技訊 9月29日上午消息,在2020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曠視科技總裁付英波表示,不太愛用下半場來形容產業互聯網,物聯網是一個新的賽場,在這個新的賽場里要建網,建完網的同時要做好整個應用。 而在這個過程中,TO B 比TO C走得要慢,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TO B的碎片化和難統一,也有AI技術的不通用性,AI技術對不同產業場景的算法供給不足等原因。 “在這期間曠視科技作為一家在中國起步比較早的AI企業,在幾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和努力。我認為從AI和整個產業互聯網來看,如果5G是產業互聯網的高速公路,沒有5G就沒有這個平臺來發展這些產業應用,AI可能是產業互聯網或者物聯網里的血液,會滲透到前端整個傳感器和物聯網的采集端,也會滲透到整個后端,包括數據的分析、處理。” 付英波提出,AI企業只有與產業做深度融合,把整個產業由物理化做成數字化,甚至做成數字孿生,做成軟+硬的解決方案,才能給產業帶來一些變量和價值。 其次,在融合的基礎上要做創新。而最難的,是在融合創新之后,如何重塑流程,讓這個流程更加人機互動和積極對話。 付英波最后表示,人工智能和整個產業互聯網的結合,是分行業、分步驟、逐漸融合的,大家一定要有耐心。有句話叫“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這個過程是避免不掉的。 當然,在各個場景里隨著AI應用的不斷疊加和應用,也會產生一些超級應用,這和移動互聯網在形態上是不同的,但作用相同。 “我們也相信在整個產業互聯網和場景應用的過程中,隨著一些技術通用性的沉淀,會形成一些新的基礎設施,可能是5G,或者其中的一個方面,包括5G上邊甚至5G下邊更偏操作系統層面的基礎設施沉淀下來。” 付英波認為,這個過程比TO C的消費互聯網周期要更長一點。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