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2歲身價百億,提前退休,美團王慧文:能把不喜歡的事做牛哄哄的人有多可怕? ![]() 作者 l 粥左羅 來源 l 粥左羅的好奇心(ID:fangdushe007) 每個人都有很多欲望,喜歡的事情,個人興趣,如果你能把這些砍掉,留下最重要的事,專注于此,你就可以無人能敵。王慧文,大概這樣做了10年。 2020年12月18日美團2號人物王慧文正式退休,熱點過去,我們再來一個不一樣的思考,不一樣的解讀,從王興和王慧文的兩封信說起。 42歲的王慧文正式退休 我把這兩封信讀了10遍 2020年1月20日,美團發內部郵件,宣布王慧文將于年底退休。 當時有三封信,一封是比較官方的組織架構調整說明文,沒啥看點。 另外兩封,一封是王興的祝福信,一封是王慧文的感謝信告別信,非常精彩,我當時看完的第一感覺就是:搭伙創業的兄弟散伙,我們見過很多,但散伙時我們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沒有靈魂的公關話,幾乎看不到這樣情真意切的心里話。 一晃一年過,2020年12月18日,王慧文正式退休了。 看到消息,我又想起那兩封信,就翻出來再看,越看越有滋味。 再分享給大家,請逐字逐句閱讀體會: ![]() ![]() 19歲追隨王興,42歲功成身退
“我們啥都沒有,但是我們有兄弟和勇氣” 看完這兩封信后,我真是羨慕這樣的兄弟情。 我想每個人都在初中、高中、大學有一些鐵子兄弟,甚至當年都發過誓,這輩子要在一起干一些事,曾經認為,再過10年、再過20年,大家還是兄弟。因為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有這樣的兄弟情,你總覺得生活有滋味人生有意思。 長大是一件殘酷的事,走向社會,慢慢的兄弟都散了,從最初的周末約飯,到后來一兩個月約飯,后來半年見一次,再后來,消息越來越少,我已不再知道找你出來吃飯是不是一種打擾。 1997年8月,王興18歲,王慧文19歲,兩人在清華相遇,王慧文是王興在學校認識的第一個同學,兩人成為上下鋪的兄弟,宿舍里六個人,倆人都姓王,王慧文大幾個月,就成了老王。后來一起創業,王興作為老大,就成了興哥。 王興說:“老王和我是有共同志趣的同學和室友”。 王慧文說:“跟興哥同宿舍是我生命中另外一個巨大的運氣,興哥幫我的人生打開了一扇窗,給了我舞臺和機會,在每個關鍵選擇里指出了正確的方向。” 倆人,從十八九歲,到如今都年過40歲,二十多年基本都是一起過來的。 王興是富二代出身,1995年父親就給王興買了電腦,他成了國內第一批擁有電腦的人。 據公開報道,王興的爺爺曾是龍巖二中的教導主任,奶奶畢業于廈門大學。王興父親王苗,經商天賦極高,從建筑工人到福建省有名的水泥廠老板,水泥廠年產200萬噸,每年的銷售額差不多近10億,同時他還是龍巖市人大代表、永定縣政協常委。 王興的父親說:“以前我和兩個小孩子說過,不指望你們賺多少錢,如果你們愿意搞科研,對國家做點貢獻,我可以資金支持你們,讓你們不至于生活太清貧。”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王興的事業格局各方面品質都優于身邊大多數人,姐姐考上清華沒幾年,他也被保送到清華。上了大學后,他熱心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一心想創業。 △清華讀大二的王興,清華讀大四的姐姐,王興父母 ![]() 王慧文恰好相反,他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的孩子,家里窮,他曾經說:“我是農民的孩子,只會拼命工作。” ![]() 這倆人放在一起,王興自然成為大哥,王慧文成為追隨者。大學時,他倆一起上課,兩個人一個組做設計作業,筆記全部是王慧文做,做完了,王興就去演示一下。 王慧文說:“你可以認為王興身上有一種領導力,也可以理解為我天生就是干活命。” 2001年大學畢業后,王興去了美國特拉華大學,王慧文去了中科院聲學所。在美國,王興看到了社交網絡正在崛起,就給王慧文發郵件,鼓動他一起退學創業。 2003年底,兩個人一起退學,再加上王興的高中同學賴斌強,三個人創立了校內網。 2006年10月,創業三年后,公司賣給了千橡,賣了一千多萬,每個人拿到一筆錢,在當時可以算作財務自由了,當時北京房價平均六七千,王慧文就在北京買了房,然后去歐洲、東南亞玩了一年。 那算是他第一次“退休”,28歲。 2010年3月,王興創立美團。 2010年4月,王慧文推出淘房網。 2010年底,淘房網發展不順,王慧文找王興給一些建議,王興說:你就別搞了,我這邊發展挺快的,也比較需要人,你們來吧。 2010年12月18日,王慧文攜團隊加入美團,這就是王興說的“勝利會師”。 接下來就是兄弟倆的黃金十年,聯手打造了這家萬億市值的美團。中間王慧文的付出我不再贅述,整個行業有目共睹,王興也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回看倆人過去的二十多年,再看王興說的那句“我們什么都沒有,但是我們有兄弟和勇氣”很是感慨。 23年,王慧文從“我是農民的孩子,只會拼命工作”到如今功成身退,2020最新的胡潤富豪榜上,王慧文身價120億人民幣,42歲光榮退休。 王慧文告別信讓我對這個問題深有感觸:
能把不喜歡的事做牛逼的人,有多可怕? 王興和王慧文這兩封信,我前后看了不下10篇,思考了一個問題:能把不喜歡的事做牛逼的人,有多可怕? 這句話從何說起呢? 我在兩封信里,看到了王慧文身上反差巨大的兩個面。 在王興的信里: 美團十年,老王全情投入、貢獻卓著,2010年底加入幫公司贏得千團大戰;2013年創立美團外賣,一手締造了公司的核心支柱;2016年,深入產業鏈上下游、構建到店/到家/出行業務..... 既有沖鋒在前的勇猛,又有安營扎寨的穩健,既長期有耐心地保持戰略定力,又堅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地忘情投入。 簡單來說,就是可帶隊伍,能打勝仗,極致專注,忘情投入。 你感覺,他什么都做好了,完美。 ![]() 可在王慧文的信里,主要說的都不是這些,而是另一面: 一直以來我都不能很好的處理工作與家庭、健康的關系;也處理不好業務經營所需要的專注精進與個人散亂不穩定的興趣之間的關系;不熱愛管理卻又不得不做管理的痛苦也與日俱增;我也一直擔心人生被慣性主導,怠于熟悉的環境而錯過了不同的精彩。感謝所有同事,不僅給了我巨大的幫助,更給了我精神的力量,尤其包容了我古怪的性格和偏激的語言。 ![]() 反復看這些話,我在很多問題上恍然大悟。 這些問題,肯定不是突然有的,而是一直有吧,就這樣,他壓制了自己整整10年: 我曾以為,這樣的人,就是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業,所以專注,全情投入。 我曾以為,這樣的人,正是因為熱愛管理,所以喜歡帶一隊人馬,去打勝仗。 我曾以為,這樣的人,因為不貪戀其它的精彩,所以才把一項事業做到足夠精彩。 …. 原來,他跟我們很多人一樣: 也有散亂不穩定的興趣,有很多喜歡的事情; 也不是天生熱愛管理、擅長管理、享受管理; 也貪戀人生的各種精彩,生怕錯過不同風景; …. 突然覺得,好震撼。 大家都是普通人,有很多興趣。不同的是,我們拿它作為干不好事情的擋箭牌。當我們無法專注時,我們說自己興趣太多,想做做這些,有想做做哪些,什么都會一點,什么都沒做好; ·END·
站長網微信號:w17tui,關注站長、創業、關注互聯網人 - 互聯網創業者營銷服務中心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