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財經消息,3月24日,輕松互助宣布將于2021年3月24日18點正式關停。 ![]() 輕松互助官方發布聲明表示,關停后,對于關停前符合互助條件的會員,將核定合理的互助金額進行最后一次均攤,同時所有會員健康服務權益繼續保留。 對于2021年3月31日前不幸確診大病并在此之前提交救助申請的會員,輕松互助將繼續提供合理的互助金妥善救助。 據悉,輕松互助2016年4月上線,是國內最早成立的互助社區之一。在運營的5年時間里,輕松互助累計幫助8934位患病會員度過難關。 據了解,輕松互助關停后,將持續聚焦互聯網健康保障領域,依托于互聯網、科技創新,堅持至善初心,為消費者提供合規的、高性價比的健康保障服務。 而在不久前,美團也宣布關停了美團互助業務。 1月15日,美團互助發布關停公告:“因業務調整,美團互助將于2021年1月31日24點正式關停。關停后,我們繼續聚焦公司主業發展,為用戶和商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由此給大家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美團互助是美團于2019年6月28日上線的互聯網大病互助平臺。美團表示,關停美團互助后,將全額返還所有會員的分攤費用。同時,對1月31日前不幸確診大病的會員,提供合理的互助金賠付,全部費用由平臺承擔。 據了解,國內網絡互助起源于2011年,2014年首個互助平臺“抗癌公社”(現已改名為“康愛公社”)開始團隊化運營,具備網絡互助雛形的平臺開始出現。進入2016年,網絡互助行業迎來爆發期,各類平臺不斷涌現,規模體量不斷擴張。 2019年以來,蘇寧、360、美團、百度、微博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殺入網絡互助市場。 近四年來,已有多家互助平臺關停。如斑馬社,未來互助、17互助、蝌蚪互助、同心互助、大樹互助、比鄰互助、八方互助、比肩互助和蒲公英互助、百度推出的燈火互助等。 有業內人士分析,互助平臺關停的背后是市場的不成熟:盈利模式難以持續穩定;用戶粘性低、退出率高;用戶增長緩慢,難以形成規模;監管趨嚴多次點名互助平臺規范性,是大多數平臺關停的原因。 一直以來,網絡互助等模式始終存在較大爭議。 2020年9月,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撰文稱,最近一段時期野蠻生長的網絡互助平臺,本質上具有商業保險的特征,但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標準,處于無人監管的尷尬境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需要適時完善保險監管政策和監管技術,及時、準確打擊非法商業保險活動,保障保險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銀保監會指出,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于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淀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輕松互助關停或為擁抱監管合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