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政府是什么樣子?” 在9月25—27日舉行的云棲大會上,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主任、數字中國研究院院長于施洋談到,5G技術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結合會推動整個人工智能技術的井噴,會給產業和就業方式會帶來全新的革命,而對政府來說,對數據的治理和管控的方式也將面臨極大的挑戰。 未來政府要做什么?于施洋提出的設想是構建一個國家數據大腦,這個大腦應該具備四種能力: 一、形成算力和數據的調度能力。 在未來人們需要有這樣的一套工作體系把全中國的數據和算力進行有效的調度。 二、數據治理的能力。 未來政府除了要用政府內部的數據來做決策、監管和服務,更多的是要把政府的數據和市場的數據、社會的數據和海外的數據有機結合起來,這必然要求這個大腦具備全新的數據治理的能力。 三、數據和業務的協同能力。 有了數據,數據越多但不會用就成為了垃圾,所以海量的數據和業務之間如何建立關系、業務和業務之間如何來協同。 四、應對網絡安全挑戰的能力建設。 政務智慧辦公(OA)作為數字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今的政府辦公(OA)往往存在以下痛點: 1.(OA)辦公系統陳舊。由于更新迭代緩慢,政務協同面臨著OA辦公系統陳舊、功能缺失、移動性差、滲透普及度低等問題。一系列問題使本應協同辦公的系統成為高效率辦公之累贅。 2.信息材料繁多。政務協同辦公性質特殊,其中涉及的文件、材料多以紙質進行保存。紙質材料堆積如山,不環保,存取調用難,更不符合無紙化需求! 3.信息孤島嚴重。不同政務部門往往使用不同的系統,彼此間信息數據不流通,關聯程度極低,跨部門溝通協作如隔山喊話,職能人員苦不堪言。 4.審批流程組滯。各政務部門,人員多、層級多,架構、流程都十分復雜,無論對內審批,還是處理外部審批,均容易受阻滯,辦事效率極易因此下降。 5.安全風險高。傳統政務系統安全性能升級不及時,政務協同信息安全度要求極為嚴格。市面安全性能達“國標”的少之又少。 如何進一步完善流程、實現高效協同辦公、智能辦公,是建成“數字政府”的先行難題。 藍凌政務協同平臺,圍繞政府智能辦公三大核心:“辦事”“辦文”“辦會”,讓政務辦公更流暢、高效、安全。 1.公文管理:集公文收發、交換、督辦、管理、分析等功能于一身,一體化管控公文處理工作。順暢鏈接政務協同各個流程,讓政務協同無斷點。貫通多部門多職級,按需求分級共享公文信息,粉碎信息孤島,提高協同效率。 2.會議管理:會議發起簽到、會議紀要智能整理歸檔、會議決議督辦等功能,增加會議能效,杜絕重復會議,讓政務辦會更輕松簡單。 3.內務管理:智能政企內務管理系統,集合考勤、電子印章、公務差旅、車輛管理等完善內務功能體系,內務全面移動化、電子化,增加辦事效率,降低辦事成本! 4.督辦管理:任務從立項到結案,包含反饋、考核、進展看板等全功能模塊,讓政務布置跟蹤更輕松,全程移動督辦更高效! 5.政務大數據:全面整合政務大數據,智能分析,為政務決策提供科學理論依據,賦能政務決策! 6.政務知識管理:集成培訓學習、知識倉庫、在線考試等知識賦能工具,讓政務辦公學習實現移動化、在線化,為政務工作人員高效賦能,解決四處奔波培訓、開大會的困擾! 5G時代已經來臨,政府信息化一定要擺脫傳統的由政府唱獨角戲的思維模式,更多地借助企業的力量、市場的力量,政府官員也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改變重硬件、輕軟件的思維,打破限制。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