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第二大獨角獸公司WeWork首次公開募股(IPO)失敗后,估價出現了驚人的下跌,目前的估值大約只有70億美元,與軟銀的愿景基金高達470億美元的估值形成了強烈反差,成為了今年資本市場最大的黑天鵝。華爾街長期以來一直鐘愛獨角獸企業,往往只看未來的宏偉遠景,不在乎現在的盈利,但現在也逐漸失去了耐心,正如摩根士丹利所說的,為沒有實現盈利的企業提供慷慨資金的日子已經結束了,WeWork募股失敗并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實際上美國資本市場情緒正在出現轉變,此前Lyft和Uber這兩家公司曾成功地以高估值IPO,現在股票價格都出現了大跌,Uber股價下跌了35%,Lyft則下跌了近50%。 科技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但凡科技公司都是要靠“燒錢”才會修成正果,這一點已經成為業界共識,特別是一些獨角獸企業,要經歷多輪融資,巨大的融資規模讓人瞠目結舌,比如,WeWork過去一年中累計完成約72億美元的融資。我國最大獨角獸企業螞蟻金服,經歷了3輪融資,最后一次融資是在2018年8月,這一輪就獲得了約900億元的融資規模,包括了淡馬錫、凱雷等一批國際投資公司慷慨解囊相助。根據不完全計算,2018年中國202家獨角獸企業的總融資規模達到了近1500億美元。在巨大融資規模的推動下,公司的估值與融資規模水漲船高,競相攀升,金融市場的資金追逐一浪高過一浪。但這一切,因為WeWork的IPO否決戛然而止,人們最終意識到,對未來的估值應當看公司的盈利能力,看企業能賺多少錢,而不是投入了多少錢。 投資燒錢的過程自始至終都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在對高科技的美好憧憬下,人們對一些以高科技、新模式包裝的各種公司要高看一眼,這些公司的股權被私募和風投所追逐。因此,市場對這些公司的股價的估值要高許多,一些頂著高科技光環的企業也名正言順地開始了圈錢之旅,但是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差距,一旦美夢破碎之后,是巨大的投資損失。比如,我們熟悉的ofo,在共享經濟的鼓吹下,進行了累計12輪的融資,平均每個季度融資一次,最后一輪融資8.66億美元,為ofo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但是只有投資沒有回報,最終不得不隕落,留下了最高可達47.5億元的巨額欠款,包括股東、供應商、用戶等。根據統計表明,截至今年8月,中國新經濟死亡的前15家公司獲得融資150多億元。最大的公司“團貸網”在燒完25億元后死亡,房產交易平臺“愛吾吉屋”也在燒掉22億元后隕落。 燒錢是資本市場的游戲,科技本身是一個試錯的過程,科技的發展某種意義上說也離不開泡沫,但關鍵的問題在于,燒錢應當由誰來買單?從企業的融資階段來看,初創期的企業是風投介入,進入成長期后是私募和各類基金,成熟以后主要靠銀行和股票市場來融資,這就是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同層次的資本市場存在著關聯,私募和風投的投資主要依靠企業的上市來退出,從而獲得超額的回報。但是必須明確的是,投資的浪費和失敗不能讓股票市場來承擔,應當更多地讓私募和風投來承擔風險。一旦讓風投和私募把大量的垃圾股帶入股票交易所,股票價格嚴重偏離基本面,經濟學上稱之為“泡沫”,那么整個金融市場必然會面臨著一場災難。在1995年至2000年之間,美國對互聯網公司過度投資而引發了泡沫,納斯達克指數在6天內就跌去了4500多點,對于以直接融資主導的美國金融體系來說,泡沫破裂對經濟帶來了巨大的震動,引發了經濟的衰退。無數事實說明,放任資本野蠻與瘋狂生長,經濟將會陷入到巨大的不確定性當中,“非理性繁榮”的代價是巨大的。資本市場適度的泡沫可以加速科技進步,但一旦泡沫吹得過大,就會成為經濟“不能承受之重”。 美國對現在金融市場充滿擔憂,有評論一針見血指出,現在市場很像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夕。從我國的情況看,資本的野蠻生長也越演越烈,如何遏制資本的瘋狂,給高燒的資本降溫,是需要認真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主要依靠四個方面:一是理性的聲音。不少研究表明,有些媒體在金融危機中容易誤導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泡沫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這個時候,市場更需要理性的聲音,不能一個聲調,提倡多辯論、多反思,讓更多的投資者樹立風險意識。二是制度的力量。目前我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已經建立,科創板也已經推出,應當進一步完善制度,更好地保護投資的合法權益。三是定價的回歸。對一些在股票市場上市的企業,應當更加透明地披露信息,有更加科學的股票價格定價機制,公平公正公開地確定價格,發揮好股票對私募股權的糾偏作用。四是政策的護航。要有效構筑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監管雙支柱,對貨幣政策進行預調微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松緊適度,要防止流動過剩而滋生泡沫,又要提供適度的流動性。發揮宏觀審慎監管的作用,運用好資本充足率、杠桿率、流動性比率等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力度和實效,增強金融系統的穩健性,確保金融系統健康運行。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