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全球5G深度融合勢不可擋 來源 科技日報 實習記者 于紫月 2019年11月20日至23日,“世界5G大會”將在北京召開,我國將與全球各經濟體共商5G的技術應用與產業化發展。回首國際移動通信發展歷程,中國為何能夠成為5G技術的引領者?全球5G產業的發展又將走向何方? 創新奠定中國5G引領地位 “無論是技術、產業還是應用領域,我國的第五代移動通信(5G)在國際上都處于引領地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自豪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從技術上看,在5G領域,我國提出的國際標準文本數量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我國擁有的專利數量也是世界第一,華為更是全球5G專利最多的企業;從產業上看,我國在全球范圍內較早開發出了5G芯片、手機、基站等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并已經投入生產使用;從應用上看,我國很早就明確了要在2020年開啟5G商用,并提前到今年發放了5G牌照,這在國際上也是比較領先的。 “從1G到5G,從空白到引領,我國在移動通信領域達成今日之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堅持自主創新。”曹淑敏談到,回顧中國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從1G的空白,到2G的跟隨,到3G開始自主創新,在產業基礎十分薄弱的情況下,克服困難完成了TD-SCDMA的技術研發及產業應用,再到4G主導了TD-LTE新一代寬帶移動通信技術國際標準的制定與推廣,實現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同步并跑,這為我們實現5G的引領奠定了較高的起點和基礎。 曹淑敏表示,我國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成就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典型代表。在國內外市場開放的競爭條件下,國內產、學、研、用等各個層面在政府的領導下,緊密地協同合作,共同推動這一領域的科技創新。同時,我國巨大的市場也極大地促進了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形成了市場應用帶動網絡,網絡帶動整機,整機帶動芯片等部件發展的良性循環創新態勢和創新體系。 “此外,中國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國際環境的機遇。”曹淑敏說,2G時代之前國際上只有區域性標準組織,3G到來以后,3GPP等國際通信行業標準化組織出現,中國較早加入了這些組織,國內移動通信工作者在其中一邊學習、一邊創新,快速地發展進步。 全球5G開放大勢不可阻擋 “5G是第一個從一開始就制定全球統一標準的移動通信技術。”曹淑敏介紹,1G采用美、英、法、日等各自分立的國家標準;2G開始則出現了歐洲和美國制定的地區標準;3G開始出現國際標準,但各地提交的文本并不相同,最終多個標準并存;4G的國際標準雖然都基于LTE技術,但也分為FDD-LTE和TD-LTE兩種。到了5G以后,全球學術界和產業界達成共識,各國不再分開提交標準,而是共同制定統一技術標準,這實現了國際移動通信領域多年來的愿望。 另一方面,“國際5G產業鏈也是深度融合的,堪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曹淑敏看來,堅持開放,5G將擁有更美好的發展前景。 “更深層的原因是,5G完全符合人類進步、社會發展、經濟增長的未來趨勢,其大規模應用必然會得到實現。”曹淑敏指出,從趨勢上看,1G實現了語音的傳輸,2G普及了移動電話,3G實現了數據的傳輸,4G時代移動互聯網走進千家萬戶。物聯網的大門將在5G時代開啟,并且會向各個行業和領域拓展,延伸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人類的消費模式,變革人類的生產方式,并為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和治理提供強有力的手段。 “5G是世界的5G。”曹淑敏強調,全球5G深度融合勢不可擋。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