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科技 李楠 小雪節氣之前,2019未來科學大獎周于北京舉行,在此期間,未來論壇理事、未來科學大獎的捐贈人,同時也是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的丁健接受新浪科技專訪,講述了未來論壇的緣起,和他與論壇間的故事。 未來論壇是當前中國最具聲望的民間科學公益組織,由科學家和企業家于2015年共同發起創立。丁健是最早的參與者之一,也是未來論壇理事會第一屆的輪值主席。論壇成立第二年,未來科學大獎創立,成為中國首個由非政府組織頒發的世界級科學大獎。丁健也是首批捐贈人中的一員。 讀書時,丁健在北京大學學習化學,1986年畢業。1990年在美國加利福尼大學就讀信息科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此后他主要的工作經歷,先是帶領亞信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而后擔任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主管合伙人,負責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醫療、VR/AR和新媒體行業等領域的創業投資。 雖然沒有直接從事科研工作,但丁健心中一直有科研情節。參與到未來論壇的建設,是兜兜轉轉后,再一次與科學相遇。 投資人“走近科學” 未來論壇誕生至今已有四年,規模愈加盛大。丁健介紹,設立這樣一個組織的最初想法,源于張守晟、饒毅、施一公等教授。 據他回憶,這些科學家們每年都會組織聚會,有次聚在一起,張守晟覺得是不是應該考慮請幾個企業家過來,于是丁健、潘石屹等三四人被請過去。當這兩個圈子的人一起聊天,就想到,應該有什么方法能夠把企業家和科學家聯系在一起。 這些人都諸事纏身,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來推進。巧合的是,不久新盟國際公關顧問公司創始合伙人、總裁武紅和她的朋友們找了過來,說也在想做同樣的事。丁健回憶,“我已經想了好長時間了,只是找不到人來做,我說你(武紅)要來做的話,那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因為之前已經和朋友們有過討論,丁健把一些具體的想法告知武紅,并給武紅介紹了一些科學家。而后,在武紅強大執行力的推動下,未來論壇誕生。武紅成為未來論壇發起人兼秘書長,而丁健被推選為論壇理事會主席。 至于未來科學大獎,據丁健介紹,這最早是由高瓴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磊提出。張磊,丁健,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以及李彥宏,成為未來科學大獎第一個獎項的捐贈人。 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在大中華區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對獲獎者的國籍不做限制,只要求其工作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同時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大獎的單項獎金為100萬美元,目前目前設置有“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三大獎項。 德撲“教授”,喜新厭舊 丁健喜歡鉆研理論,琢磨事物的本質。從事業上看,做投資是這樣。從生活上看,其興趣愛好也體現了這種特點。打德撲是丁健的愛好之一,在這方面,他被朋友們戲稱為“教授”。 對他來說,探索未知,探究事物的本質,是最能激發興趣和激情的一件事。合作伙伴田溯寧開丁健玩笑,說他屬于“喜新厭舊”。“所以科學,按道理來講,最應該是我最喜歡的,實際上也是(我最喜歡的)”。 丁健講到,自己本身是理科出身,也常跟別人說,自己去經商、創業、做投資,就是拐了個彎,“骨子里還是一個挺喜歡科研這些方面的人”。從小到大,他一直喜歡未知的挑戰,如果一件事件沒有合適的解釋,就可能讓他感覺難受。“我不會去做一件我沒有想明白的事情”。 從某些角度來看,科研和投資確實很像。兩者都重視理性,也都要探索未知,向未來押注。參與未來論壇的建設,成為未來科學大獎的捐贈人,一定意義上回應了丁健的科研情節。 這幾年大獎獎勵的科研成果中,有兩項讓丁健最為印象深刻。其中之一,是今年的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獎,另一個,是去年的物質科學獎——當時,三位科學家因為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獲獎,而這恰與丁健的學習背景和早先夢想相關。丁健回想過往情境,“那天頒布這個獎項,我坐在下面真的百感交集”。 高中的化學老師對丁健影響很深,他到北大讀書也是進入化學系學習。那時的他懷抱夢想,“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催化是什么時候,我已經想好了,以后就要研究催化劑。”老師曾告訴丁健,催化劑對人類的發展會有非常巨大的貢獻。 作為未來論壇理事和未來科學大獎的捐贈人,丁健在臺下見證了催化劑科研成果的獲獎,是巧合或許也并非巧合,丁健好像用一種既直接又間接的方式,參與到這種催化劑科研的過程當中。他說,“有一種緣分的感覺”。 讓科學家獲更多關注 丁健本身從事高科技投資,對科學的重要性,他們這批人很早就意識到。而參與未來論壇建設多年,讓他對科研有了更深的認識。 很多人說產業化,都會用創造多少財富來衡量。不過在丁健看來,科學對社會的影響遠遠超過財富:一個事物,只有知道它最核心的根本規律,才能真正利用它。越核心越本質的東西,價值就越大。 關于投資人、企業家們投身未來論壇這項公益事業,丁健提到幾個點:第一,在推動社會本質進步上,希望盡自己一份力量;第二,近代以來,中國一直是各種科學發明的受益者,現在應該鼓勵國人在這方面為世界做一些貢獻;第三,企業家們在整個大環境下,更懂得用比較市場化、非官方的方式去運作這樣一種事業。 從反饋來看,未來論壇和未來科學大獎受到科學家方面的很大關注和積極參與。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成員來自北大、清華、斯坦福、哈佛等國內外一流大學和頂尖科研機構,其中包括多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等。這些人本身也是事務繁忙,而參與這項科學公益都是義務勞作,沒有報酬。為了獎項的評選,他們要耗費大量時間讀推薦信,看很多東西,做很多討論。 “功勞應該歸功于他們的”,丁健表示,這些科學家們才是未來論壇和未來科學大獎的真正推動者。對他和許多未來論壇的理事、捐贈人而言,致力于這種科學公益,主要做的是搭臺子,唱戲的還是科學家。他們也希望,把社會對企業家的認同轉化為注意力,轉移到科學家和科學本身上去。 談及我國目前的基礎科學研究狀況,丁健提到,最近這些年,國家投入已經增長很多,也很成功,但另一方面,他認為相關體制需要進一步完善,減少科學家的后顧之憂;也需要考慮,怎樣能夠營造更加寬松的環境,吸引科學家們回來。 而談及未來論壇的未來,丁健希望可以進一步找到更優秀的人才去褒獎,并擴大其影響力,以便能夠讓更多中國的青年人和孩子們,對科學保持高度的熱情和參與。同時丁健表示,”也希望我們民間的一些嘗試,能夠給整個的科研體系帶來一些參考,嘗試一些更新的體系,和鼓勵做事的方式。” |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和圖片均來自用戶投稿和網絡收集,旨在傳播知識,文章和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僅供學習與參考,請勿用于商業用途,如果損害了您的權利,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正或刪除。謝謝!
始終以前瞻性的眼光聚焦站長、創業、互聯網等領域,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互聯網資訊,幫助站長轉型升級,為互聯網創業者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業信息和品牌營銷服務,與站長一起進步!讓互聯網創業者不再孤獨!
掃一掃,關注站長網微信